乌海市供销合作社关于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为农服务的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20日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内蒙古重要讲话和关于供销合作社工作指示精神,精神,围绕我市农区工作大局和打造城乡融合先行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打造乡村综合服务平台、提升乡村流通现代化水平、助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和参与精准脱贫攻坚等方面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努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总体目标
    到2020年,市供销社深化综合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系统经济发展质量和为农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一是基层组织基础进一步夯实,基层社、综合服务社(站)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实现功能齐备、运行规范,作用发挥明显;二是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建成规模化、综合性、可持续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农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线上线下加快融合发展,打造适合我市的农区发展的电商经营主体;四是社有企业为农服务能力、经济实力得到明显提高。努力使市供销社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成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区居民的桥梁纽带。
到2035年,市供销社系统建成更加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的基层组织体系、更加便捷高效的农区现代流通体系、与农民利益联结更加紧密的产业融合体系,为我市实现乡村振兴做出更大贡献。
    (三)基本原则
    ——坚持为农服务根本宗旨。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供销合作社的立身之本、生存之基,把为农服务成效作为衡量工作的首要标准,做到为农、务农、姓农。
    ——坚持合作经济基本属性。按照合作制要求,推动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实行民主管理、互助互利。引导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等通过多种形式实现深度融合,建立与农户联系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坚持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将深化综合改革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大力推进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创新,推动系统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增强经济实力、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坚持因地制宜发展模式。鼓励各地区、各企业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稳妥推进,久久为功,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更好地发挥产业优势与经营优势,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为农服务水平。
    二、主要任务
    (一)健全基层组织,完善农区经营服务体系
    1.继续推动落实区级供销社职能。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协调三区党委、政府,加大对供销社组织机构建设的支持力度,逐步健全系统组织和服务体系;指导三区农牧局切实履行区级供销合作社职能,加强对基层社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扶持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龙头企业,增强为农服务实力,保障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功能得到有效实现。
    (牵头领导:李  宾,责任科室:办公室、合作指导科)
    2.加强基层供销社运营管理。对已建成的城中、千里山、乌兰淖尔、西卓子山、巴音陶亥等5个基层供销社,要进一步健全运营与管理制度,结合各乡镇不同的产业特点和居民生产、生活需求,逐步拓展基层社经营服务业务,完善基层供销社的服务功能、组织功能和经营功能;加强对基层社发展的指导,抓好“一社一卡”管理平台建设,对基层社实行一社一册、动态管理,确保基层社全部纳入全区供销合作社统计、会计联网直报系统,力争创建1-2个综合实力强、服务功能全、与农户利益联结紧密的新型基层供销社。
    (牵头领导:张丽娟,责任科室:合作指导科)
    3.加强综合服务终端建设。各基层社要积极吸纳地方优势资源,加快建设主体多元、功能完备、便民实用的村级综合服务社(站)。在搞好农资、日用品经营的基础上,主动承接邮政、保险、电商、快递企业终端业务以及公益性服务项目延伸建设任务,逐步创新为农服务方式,拓宽为农服务领域,满足农区居民生产生活的多种需求。到2025年,力争实现基层服务组织覆盖我市主要行政村。
    (牵头领导:张丽娟,责任科室:合作指导科)
    (二)强化服务职能,拓展农区经营服务功能
    1.加快推进社有企业转型升级。围绕乡村振兴要求,社有企业要科学谋划发展战略和定位,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加快经营服务创新,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适度融合,以产权、资本和业务为纽带,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社有企业经营服务网络向乡村延伸,加快打造农资、日用品、农副产品、等经营服务新体系,不断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牵头领导:李  宾、董俊峰、张丽娟,责任科室:办公室、财务审计科、经济发展科、合作指导科)
    2.充分发挥开放办社的经营服务功能。要发挥供销合作社品牌和政策优势,吸纳有为农服务理念、承认供销社章程、接受供销社管理的具有影响力和良好成长性的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社会企业进入系统经营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社有企业在重要涉农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对历年合作的开放办社项目,要加强项目资金的清理、规范与监管,完善市场化运行机制,切实保障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牵头领导:张丽娟、董俊峰,责任科室:合作指导科、财务审计科、经济发展科、新合公司)
    (三)发展电子商务,打造农区新型流通网络
    1.加快供销社农区电商平台建设。要积极争取自治区供销社区社电商公司支持,以“供销e家”建设为基础,加大与商务、农牧部门的合作,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电商管理和协作机制,共同建立农产品信息资源共享的电商平台,大力推广我市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形象,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2020年,在我市各乡镇布设20台“乡村第三屏”电商服务设备,为农区居民提供订单销售、生活缴费、金融医疗、扶贫政策等综合信息服务。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与蔬菜直销店、基层供销社融合发展,打造集“网络代购+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农区电子商务服务生态链。
    (牵头领导:董俊峰,责任科室:经济发展科、合丰公司)
    2.拓展农区电子商务经营业务。运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提升、整合、优化供销社现有经营网络资源和传统经营业务,按照系统“上下贯通、融合发展”的要求,利用系统内线下实体资源,在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等领域发展线上线下业务。积极引导农区居民、专业合作社参与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打通农区与城区的物流和信息通道。推动“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双向流通,解决农户“买难”和“卖难”问题,打造集销售、消费为一体的新型农区商品流通服务体系。
    (牵头领导:董俊峰,责任科室:经济发展科、合丰公司)
    (四)依托项目建设,促进农区产业融合发展
    1.发展农区冷链物流配送。加大招商合作力度,推动新合冷链物流项目发挥效益,通过资本合作、经营合作等方式,全面完成工程建设和设备安装,盘活项目资产,拓展经营领域。围绕我市特色农业,大力发展蔬菜、葡萄等农产品的仓储、冷藏、加工、配送等经营业务,缓解农产品集中上市压力,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积极争取承担政府肉类储备任务;配合交通、邮政、农牧、商务等部门,逐步整合农区物流配送资源,实现规模化、产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经营,重点发展面向农区的冷链物流,承接起乡镇以下的农产品贮存和商品物流配送任务,提高农区商品流通效率,推动农产品进城、日用消费品下乡“最后一公里”物流体系建设。
    (牵头领导:李  宾,责任企业:新汇公司)
    2.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务。按照农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求,大力培育、参与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企业,积极探索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市土产公司与塞星公司合作,通过建立乌海市农区油料作物收购中心,利用完善的仓储、加工等配套设施,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销对接模式,与农户、专业合作社开展订单农业,组织带动农户发展小麦、油葵产地精深加工,实现农产品加工流通增值收益。
    (牵头领导:董俊峰,责任企业:土产公司)
    3.积极发展农区普惠金融。按照全国总社、自治区供销社和金融机构的统一部署,鼓励基层社、综合服务社(站)承接金融服务“村村通”等乡村振兴金融支持工程,布设金融电子机具、自动服务终端和网络服务端口等,推动金融服务向村居延伸,发展我市农区乡村普惠金融。
    (牵头领导:董俊峰,责任科室:经济发展科、财务审计科)
    (五)结合系统实际,提升农区社会化服务水平
    1.进一步规范蔬菜直销店监管工作。要利用蔬菜直销店大力推动地产蔬菜直销,优先保障本地蔬菜、葡萄等农副产品进店经营,推广农超对接、直供直销、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通过与种植户、专业合作社直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帮助蔬菜种植户解决“卖难”问题,提高农区居民市场组织化程度,确保直销店“惠农、便民、稳价”功能落实到位。积极协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对蔬菜直销经营企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帮助企业增强经营规模和服务水平。
    (牵头领导:张丽娟,责任科室:经济发展科)
    2.建设新型农资经营服务网络。根据我市农业生产的需求,结合实际开拓农资经营服务业务,市盐业公司要积极与区内外有实力的农资企业对接合作,推进我市农资经营服务网络建设。结合自治区供销社“智慧农资”平台建设,以信息化为手段,为农户提供农资直供、农资定制等个性化、精准化经营服务,同时拓展技术指导、业务培训等综合性社会化服务。
    (牵头领导:张丽娟,责任企业:盐业公司)
    3.大力实施行业精准扶贫。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充分发挥供销社系统组织和经营网络优势,建立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方式,帮助解决生产就业和生活困难,带动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业,拓宽增收渠道。推进产业、电商扶贫,积极吸纳贫困农户加入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引导贫困农户与“供销e家”及系统电商平台对接,为贫困地区农产品开展线上营销推广。支持基层社与村”两委”合作,共同开展合作经营,共建为农服务项目,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牵头领导:董俊峰、张丽娟,责任科室:办公室、经济发展科、合作指导科)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参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为农服务水平,是市供销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任务,市社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各科室、各企业要按照职责,做好协调配合,狠抓工作落实,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二)加大协调力度。按照我市乡村振兴整体规划,积极争取综合改革、“新网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专项资金和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项目、资金和信贷支持,加大对系统参与乡村振兴、开展为农服务工作的投入力度。
    (三)加强队伍建设。要完善选人用人机制,大力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打造一支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行业指导队伍和懂经营、会管理的企业人才队伍;吸纳和聘用大学毕业生、村“两委”干部、社会能人等到基层社就业创业,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爱供销的服务队伍。
    (四)加强宣传推广。市供销社各科室、各企业、基层社要注重挖掘、培育总结在推动乡村振兴、开展为农服务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推广,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打印 关闭

上一条:

下一条: